“2022卓越設計青年”劉丹煌專訪
摘要:劉丹煌是國內知名設計師,譽山設計事務所創始人兼設計總監。榮獲金堂獎(惠州)十佳設計師,及其他數十項國內外知名獎項,在設計業界有著廣泛的知名度。
劉丹煌 | Liu Dan Huang
國內著名設計師,擁有長達10年以上的設計工作經驗,善于運用以人為核心展開深度思考,尊重人在所有空間的角色行為,致力于讓空間啟發人對生命力及幸福力的追求和探索。
榮獲多個亞太設計師大賽獎項,及第二十四屆CIID中國室內設計大獎。
2017年,創立譽山設計事務所,并擔任設計總監。
2019香港亞太設計師大賽「實景類商業空間 — 金獎」
2020香港亞太設計師大賽「實景類別墅空間 — 金獎」
2020全國設計4040惠州設計杰出青年
2021第二十四屆CIID中國室內設計大獎賽「文化 展覽類 — 優秀獎」
Q1、 請介紹一下您獲得“金堂獎城市十佳”或“青年設計領袖榜”的作品。您覺得獲獎原因是什么?
劉丹煌:這是一個藝術攝影的商業空間,包括甲方團隊是一群非常年輕,并且對藝術人像攝影有著非常獨特的理解的一個團隊,他們很希望通過攝影或者藝術人像的角度去挖掘、探索人本身的一種不同的美,也許我們本身并不自知,不認為自己有這種美的一面,但同過他們你突然意識和看到原來我們可以這么美,這么特別,通過這樣的方式去讓客人,或者是對美有追求的人可以看到真實的自己原來也有不同的、綻放的一面。
本次獲獎的主要原因,我覺得我們做到了非常充分的理解甲方的意圖,甲方有很多客戶都是從遠程驅車過來,他們會很希望給客人帶來不同的體驗感,也愿意讓客人用不同的視角來看待他們,和他們對話。包括我們這個項目的資金預算其實是非常有限的,七百平方只有30w左右的預算,然后要在這樣的預算中去塑造一個能夠符合他們品牌形象、品牌IP的一個空間,而我們用了想文化展覽館的一種概念,去把他們對人像藝術的探索以文化展覽的方式去呈現出來,讓客人知道他們他們不是為了拍攝而拍攝,他們是為了挖掘和探索你的美而去做的拍攝。
這個作品能拿到這次的獎項我們認為核心第一極致把控了客戶的需求,第二充分的通過設計幫助甲方完成商業營造和商業定位,第三在品牌的價值輸出上通過設計無形中就呈現他們對藝術攝影的追求,第四就是在甲方預算有限的情況下還可以通過專業達到空間效果的極致呈現,而且所運用到的都是非常環保,簡單的材料。
Q2、 您怎么看待當下業主需求的變化?設計師怎樣應對這個變化?
劉丹煌: 其實關于這個問題,我想說在這個時代人們對自我的感受會越來越強烈,無論是我站在甲方或者是用戶的還是使用者的角度,他們都會特別的關注自己的一個感受,這個時代的人在主觀感受上面都特別的注重,我會去關注我的消費感受、服務感受、包括對方帶給我的感受、空間感受、視覺感受,所有的感受我都會去關注。
那在這個時代這樣的一個發展中,必然會讓我們作為設計人員去思考我們到底要去創造一種什么樣才符合這個時代的一種思考,那用這樣的一種思考去給客戶,帶給用戶,所以說我認為在這樣一個如此關注自我感受的時代中,我們在設計思考包括在設計呈現的過程中,它的局限不應該是專業本身,而是專業以外也要考慮,人會怎么進化下去呢?人的體驗感更側重放在哪個地方?我們應該如何去思考時代在未來它跟人的一種鏈接方式。
保持學習,同時更關注95后、00后、10后他們的視野角度,比如說你得關注到這個時代的很多的一些語言,像“九漏魚”,“999”,“xl”這些等等,就是你得要去了解學習他們對于當下的精神共鳴點在哪里,因為他們特別在意你懂不懂我,我能不能被懂得。像為什么現在的年輕人都愿意花很多錢去買一些潮玩、潮物,買跟他們相關的一些東西,其實這就是一種精神共鳴和精神信仰,他們需要這些東西。
所以我們得去學習他們這個時代的語言,所以這個時代的原生居民都是互聯網的原生居民了,我們都是移民,所以我覺得要說怎么去應對的話,我們應該要有一種世界觀跟未來觀,包括也要對現在這個時代的社會發展的一種文化也好,如何去關注年輕人他們的內心,對這些都要充分的感受跟理解,而且要一直的保持學習。
Q3、您作為“2022設計師嚴選品牌TOP10”推薦官,在設計選用建材家居產品時最看重的因素有哪幾個?為什么?
劉丹煌:如果是私宅的話我會更看重機電版塊,比如空調、新風、智能、地暖,還有凈水,包括還有一些電競游戲設備在家裝的版塊我會更關注這些。
因為在家裝的版塊中很多時候我們更多會去在意我們用的是什么材料,高不高級,有沒有跟上熱潮,但事實上對我們人本身產生息息相關的影響恰恰是空氣、水源、還有我們的溫度體驗感這些,所以我更注重于讓我的客戶去感知。
一個好的空間它應該是一套系統,而這一套系統才是真正讓你住的舒服,健康,并不是一個材料本身。
Q4、 “2022卓越設計青年”是新浪家居與金堂獎聯合認證、針對青年設計領軍人物最具傳播價值的年度榮譽。您對獲得這一榮譽有什么感想?
劉丹煌:首先要感謝金堂獎還有新浪家居,因為有他們這些好的,優秀的平臺讓我們的很多需要設計的用戶他們可以看到更多不同的設計師的心聲,他們提供了更寬的視野和窗口給更多的用戶去感知這個行業,同時又提供了這樣的平臺和機會給設計師跟世界去對話、交互,所以這個是我覺得很值得肯定和感謝的。
那第二關于個人的感想我更多想分享的是其實我覺得一名好的設計師,或者一名“優秀”的設計師他其實并不是某一項獎項去界定的,他應該是一種狀態去界定的,就是你得一直去保持一種不斷學習,不斷精進的狀態。而獲獎也好,或者你把好的項目做出來也好,他應該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那現在我可能在這個階段擁有了這樣一個結論或者說肯定,那僅僅只是這個階段的一些小的褒獎,但其實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我覺得當你在不斷精進、打磨和工匠自我的過程中,這是一個必然的結果,所以我覺得還是要保持一種,低調也好,謙卑也好,繼續去學習和探索的狀態,如何通過設計去為人類創造一種更好,更極致的體驗感。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金堂獎官方微信公眾號▽
標簽:
熱門資訊排行
- 資訊專區
- 圖片專區
- 品牌專區